1月15日晚9点左右,一个代驾小哥接单途中,在穿金路上从减速带上通过,一下子没骑稳,撞到了路边铁杆上。由于伤势过重,在经过数个小时的抢救后,代驾小哥最终还是停止了呼吸。
附近居民表示,非机动车道上这道新“长”出来的减速带,已经导致多人摔倒。代驾小哥的死亡原因还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鉴定,但减速带造成骑行者摔伤却是天天都能看到的现象,而且,许多机动车也深受减速带之苦。
就要过春节了,在寒夜里奔波的代驾小哥,估计也是希望趁节前的旺季,多跑几单多赚点钱回家过节。在等待120的过程中,代驾小哥的同事发现伤者的手机显示他正处于接单状态,于是帮忙联系下单的顾客取消了订单。一个意外,让代驾小哥再也不能回家团聚,与亲人过春节了。在这个本该是欢乐祥和的日子,在经历了又一年疫情的艰难后,这一悲剧更加令人难受。
据初步调查,减速带是旁边一酒店安装的,装了半个月左右。原因是酒店的停车场出口是从那里出来,如果不装减速带,电动车的速度太快了,很容易发生碰撞。减速带在城市道路上随处可见,城市里安装减速带的初衷,都是为了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降低速度,防止在一些特殊地段因速度太快而发生危险。但是,因安装的随意性、不科学性,事与愿违,减速带常常成为城市里的“杀手”——在非机动车道上,轻则造成人仰马翻,重则直接夺取生命。在机动车道上,由于减速带无明显涂色或标记,常常造成急刹车和追尾,或因过减速带引起车辆激烈颠簸。
大多数人都认为减速带是交警部门或者道路建设部门设置的,但事实上城市里的减速带多由单位企业、学校、住宅小区等随意设置。这些横卧在大街小巷里的“杀手”,都没有经过交警等相关业务部门的审批,遇上了伤害,常常找不到责任者。或者,只将责任推给车速太快。
减速带的危害性早已被人们所诟病,但减速带的数量却有增无减,继续威胁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。2018年4月10日,本报刊发《岗头山隧道减速带高到刮底盘》调查报道,引起多方关注,相关话题引起市民热议。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,结果发现,昆明的减速带“花样百出”,不但高矮宽窄不一样,设置间距不一样,就连材质也不一样,有水泥的、有橡胶的,而且居然没有一条是经过交警审批的。法律“身份”的缺位,使减速带成了无标准、无规范的“野孩子”,尽管有人管,但显然很难管好。法律界人士建议,应通过地方立法来推进减速带标准化。
当前形形色色的减速设施中,多数减速设置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。能找到相关设置依据的只有减速标线。而在交通行业标准中是通过涂料与路面形成的一定的高差,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轻微震荡和响声而促使驾驶员减慢速度。交通运输部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要求,橡胶减速带底面宽30—40厘米,高度为3—6厘米,除此以外的减速设施也就难觅依据和规范了。昆明主城区的减速带多数不符合以上标准规范,障碍式的减速设施适用范围有任意扩大趋势。
媒体虽然呼吁了多年,悲剧依然时常在发生,减速带像一个个冷冰冰的“杀手”卧在路上,伺机作案,市民们熟悉而又害怕。与有关部门一直不理睬相比,这个杀手不算冷。